星期五, 12月 23, 2005

Richard Strauss 系列 (一):「莎勒美」一百週年


Au mon petit prince


現在,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的音樂家是誰?」
我想,我會回答:「理查. 史特勞斯」

在我學習音樂的漫長路上,我從沒有夢想過有一天會喜歡這位作曲家,當年,在我的心目中,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比華格納還難親近,我曾經私下表示─ 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我是終身不碰的!我想,這主要是因為我在台灣的大學時代,被他的歌劇「艾蕾克塔拉」(Elektra, 1907) 裡面的大跳及不協和音嚇壞了,或者,是因為老師當年課堂使用的錄音,並不是一個好的版本的緣故。

我和理查. 史特勞斯的緣分開始於 2000,這一切都要感謝 Philippe Jordan,我永遠也不會忘了─ 2000 年底,我在柏林國家歌劇院聽他指揮理查. 史特勞斯歌劇「玫瑰騎士」(Rosenkavalier, 1911) 的那份感動,這位年輕的指揮用他細膩精準的詮釋,徹底改變了我對理查史特勞斯的看法,也讓我愛上了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

今年,適逢「莎勒美」(Salome, 1905 Dresden) 世界首演一百週年,謹此以拙筆向德國後浪漫派大師理查史特勞斯致敬。

歌劇「莎勒美」是奠定理查史特勞斯作曲家地位的關鍵作品,在「莎勒美」之前,史特勞斯固以一些交響詩作品在作曲領域小有名聲,但大家對他的認知,還是主要停留在─ 知名的指揮家。理查.史特勞斯是當年相當有名的交響樂及歌劇指揮,常常受華格納遺孀柯西瑪之邀,至拜魯特音樂節指揮華格納歌劇作品。理查史特勞斯和柯西瑪.華格納的友誼,很遺憾,也正式結束在「莎勒美」一劇上!篤信天主教的柯西瑪無法忍受理查.史特勞斯創作褻瀆上帝的歌劇題材─ 砍下聖徒受洗約翰頭顱的希律后之女─ 於是,自此和理查史特勞斯斷絕了往來。

理查史特勞斯任職普魯士王國宮庭樂長時,在「莎勒美」題材上也備受王室批評,他當年豪邁地答以:「陛下,我今天的財富和別墅,可都還是靠這個褻瀆上帝的題材賺來的呢!」這樣一句狂言,導致他後來必須寫許多討取普魯士國王歡心的軍樂曲來「彌補過錯」!

「莎勒美」的奧地利首演 (Graz, 1906),因為篤信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無法忍受這樣「對上帝的大不韙」,在維也納的演出被迫腰斬,只好輾轉移至奧地利第二大城格拉茲的歌劇院舉行演出,當年,特地趕往格拉茲ㄧ睹「莎勒美」演出的,有荀白克、魏本、貝爾格、普契尼等近代舉足輕重的作曲家,觀眾中還包括了─ 希特勒。

理查史特勞斯對莎勒美題材的靈感主要源於 1902 年他在柏林欣賞的德譯版王爾德(O. Wilde) 話劇「莎勒美」,史特勞斯直接擷取話劇劇本,稍作刪減後譜曲,於是,歌劇「莎勒美」成為德國歌劇史上的第一齣「文學歌劇」。

從慕尼黑的理查史特勞斯檔案室保存下來的手稿,可以看到史特勞斯當年如何在研讀劇本同時,已經初步計畫了許多音樂動機及主題,這些諸如莎勒美動機,受洗約翰主題,吻之主題,都在創作之初有非常詳細縝密的計畫,然後將之審慎地交織運用於歌劇中。

「莎勒美」的音樂成就,亦顯現在史特勞斯的精湛配器上。觀看「莎勒美」總譜,可以發現─ 作曲家所使用的樂器編制就傳統的作曲手法來說可謂相當的不平衡,然而,史特勞斯對樂器性能和音色使用上的敏銳,不但讓人聽不出破綻,反而獲得一個新奇曼妙的新音響效果。樂器和樂器之間音色交織的應用,更為後來的史特勞斯開創了自己的獨特音樂語言,在在顯現於「莎勒美」之後的諸多作品中。

「莎勒美」一劇對飾演莎勒美一角的女高音最困難處,除了音域上極高或極低的考驗、大跳的旋律線、再來就是最著名的「七紗舞」。在莎勒美的舞台演出史中,並非每一位女歌手都能勝任「又唱又跳」,就連於 1905 年於德勒斯登世界首演中演唱莎勒美一角的 Marie Wittich 也婉拒親自跳七紗舞,而最後委託一位芭蕾伶娜代跳,這個模式成為後來許多導演解決七紗舞舞台問題的一個慣用解決模式。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莎勒美的七紗舞樂段時長十分鐘,而跳舞非常損耗體力,尤其是舞步真的講究而非隨便揮揮動動的話 (七紗舞原則上必須一直旋轉,越跳越激動,隨旋轉舞步將身上的七層紗一層一層脫光),一般在跳完之後,女歌手在尚無法恢復正常呼吸韻律的情況下,馬上必須接唱高難度的旋律,實在有相當的困難;在「莎勒美」演出史上,親自跳七紗舞的女歌手其實屈指可數 (要不通常就是導演編導的「舞步」,根本談不上是所謂的「七紗舞」)。


相較於現代歌劇中那些一樣跳上跳下卻有些干擾聽眾對歌詞理解的旋律線,史特勞斯的莎勒美並沒有旋律干擾歌詞的問題,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成就,現代人往往忽略,王爾德的「莎勒美」一劇乃是用散文寫成,要為散文譜曲遠比威爾弟或普契尼用韻文來譜曲面臨更多障礙,一來,句子沒有固定的長度,二來,話語裡固定的抑揚頓挫因為散文形式瓦解,如何在譜曲中用節拍、音高、重音等來輔助這些話語上的音調和意義,成為對作曲家的極大考驗;德步西的散文歌劇「佩雷亞斯與梅莉桑德」最後選擇用人聲朗誦式來避開這個問題,而把主要旋律的行進和變化放在管絃樂器部份;史特勞斯「莎勒美」的高度成就即在於─ 人聲上非但有旋律線,還與散文歌詞中的抑揚頓挫相得益彰,不但如此,管絃樂團亦在音響色澤上有豐富的變化和映襯。

詮釋理查史特勞斯音樂最難的地方在於其多層次樂曲結構的完整呈現,理查史特勞斯可謂將晚期華格納的作曲精神發揮到極至,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絕非僅只複雜的縱向和聲,更多的是多聲部同時呈現的橫向旋律交織;表現和聲的融合並不太困難,但要如何讓同時出現的旋律線有清晰的主從,彼此掩映且不喧賓奪主,就考驗著指揮對樂曲分析的能力和對樂團聲響控制的掌握力,缺其一而音樂之美不可得!

實話說,我至今沒有聽過太多好的理查史特勞斯錄音或演出,換言之,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藝術,還遠在今日可以耳聞的程度之上。

「莎勒美」問世百年,在此,向這位自許為華格納繼承人的作曲大師致上最高敬意─

Viva Richard Strauss!


狂狷之徒
獻給 1905. 12. 9 的德勒斯登
.....................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莎勒美」(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製作)

標籤: ,

1 迴響 Comments:

Blogger Sommerbaum said...

玫瑰此文寫得真好,在我第一次聽到莎樂美的時候,就覺得「怎麼每個字都清清楚楚唱出來」,我非常喜歡這部歌劇,音樂具有非常奇特的魅力。不過關於演出,玫瑰覺得貝姆的錄音如何?卡拉揚的音色雖然華麗絢爛,但速度上讓我頭痛,居然能把玫瑰騎士演奏到一點張力也沒有的境界,不知大家一直稱好是為何?

我覺得莎樂美整齣歌劇對女高音來說都是很大的負擔吧!幾乎是一個人的獨角戲,不但音色要力求乾淨以符合少女型象,還要時時釋放出巨大音量,根本是強人所難,德拉.卡莎就非常後悔答應演唱莎樂美說,雖然以外型來說她大概是最美麗高貴的莎樂美。我對唱過此角的女高音都相當配服。

也聽說有人曾邀請波蒲演唱此角,但被她拒絕了,可惜啊!我猜邀請的人可能是辛諾波里。

其實最讓我驚訝的版本是卡芭葉的演唱,因為她那甜美的音色居然可以發揮出一些神經質的感覺,很符合、接近瘋狂的莎樂美。

我在我家放了一首波蒲的演唱哦!不過下載需要點時間,要耐心等候一兩分鐘。曲目為何,我只說不常見,讓妳來猜猜吧!

1/05/2006 3:38 下午  

張貼留言

<< Home